“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平台”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警平京中在申遗过程中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近日,文化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文物局达成合作,遗产共同打造“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平台”,地监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测预
据了解,警平京中在申遗过程中,台助北京市文物局对中轴线的力北监测保护提出了“隐患及早排查、问题实时上报、轴线全面分析研判、申遗动态闭环管理”的文化明确需求。基于此,遗产北京移动以“政务云”为基座,地监以“移动物联网”作为连接手段,测预将上至遥感卫星、警平京中下至监控摄头等设备和设施连接起来,台助辅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数字孪生等一系列新技术,构建了一套“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保护平台”,从而实现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从天空到地面”的一体化全面监测和保护。
地铁开动时产生的震动会对文物遗产造成影响,因此,轨道交通的振动是文物保护中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也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北京移动为中轴线上的很多文物保护专业设备(如加速仪等),都安装了内嵌式物联网卡,可将振动相关监测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其对文物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预判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当这些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时,平台也会实时发现并自动做出诊断,提示工作人员及时维修或更换。此外,平台还能提供精准稳定的客流监测和数据分析模型,且当遗产保护区域内客流超过阈值时,通过5G消息和限流短信等方式及时预警。
据北京移动技术人员介绍,除了监测功能,未来当平台监测数据积累至一定规模时,还能开发出更多功能和应用,例如生成中轴线历史文化“一张图”,或根据用户偏好开发出数字文物等衍生品,进一步激发文创产业活力,加强展示和宣传效果。
身为六朝古都、历史名城,北京拥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对这些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并提升文旅行业价值,“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展示平台”做出了良好示范,成为展示首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成果的“新场景”。
责任编辑:高秋菊
相关阅读
-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上海打造星级消费维权联络点
- 试点“同线同标同质“ 杭州滨江开启质量标准新模式
- 广州开展每月“湿粉统一查”行动
- 外交部: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 志贺氏菌标准检验方法(一)
-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检测点位布设方法的研究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维权先锋队抢修网络 保障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畅通
- 选民宿缘何沦为“拆盲盒”
- 广西金秀:“安全用械”宣传进瑶乡
- 广西梧州市场监管局开展奶茶专项检查行动
- 磷酸盐缓冲液:保障实验环境pH值稳定
-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查验宝”升级改名
-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对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一)
-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
- 浙江临海《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服务规范》 省级地方标准立项成功获批
- 回到荣枯线以上!2月PMI达50.2%|快讯
- 浙江发布新一轮放心消费建设工作方案
- 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 优服务强保障 擦亮“兰州新区金名片”